痛风

发布日期:2023-12-11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中尿酸生产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除关节损害外,痛风患者还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多见,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男∶女为15∶1,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

【诊断】

关节腔穿刺液镜检发现MSU是诊断“金标准”。诊断可参考美国风湿病学会1977年痛风分类标准。

1.     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2.     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

3.     符合下述标准中的6条或6条以上

        (1)   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

        (2)   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

        (3)   单关节炎发作

        (4)   可见关节发红

        (5)   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6)   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

        (7)   单侧跗骨关节受累

        (8)   可疑痛风石

        (9)   高尿酸血症

        (10)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片证实)

        (11)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片证实)

        (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满足1,2或3中任何一个条件可诊断为痛风。

 

【治疗】

1. 非药物治疗

痛风非药物治疗的总体原则是生活方式的管理,首先是饮食控制、减少饮酒、运动、肥胖者减轻体重等;其次是控制痛风相关伴发病及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饮食方面需限制高嘌呤的动物性食品,如动物内脏、贝壳类食物和沙丁鱼等,减少中等嘌呤食品的摄入。除了酒类外,含有果葡糖浆(high fructose corn syrup,HFCS)的饮料也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应限制饮用。需强调的是,饮食控制不能代替降尿酸药物治疗。

2. 降尿酸治疗

(1) 降尿酸治疗的指征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或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以下任何一项:年龄<40岁、血尿酸>480μmol/L、有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积证据、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ml/min]、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卒中、心功能不全,在非药物干预无效情况下,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

(2) 降尿酸治疗的时机  因血尿酸波动可导致痛风急性发作,既往大多数痛风指南均不建议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开始时使用降尿酸药物,须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情使用。如果在稳定的降尿酸治疗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则无须停用降尿酸药物,可同时进行抗炎、镇痛治疗。

(3) 降尿酸治疗的目标和疗程  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00μ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因人体中尿酸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血尿酸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降尿酸治疗时,血尿酸不低于180μmol/L。

(4) 降尿酸治疗药物  降尿酸药物的选择需个体化。目前国内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两类。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均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合成,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而苯溴马隆则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3.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尽量在发作24小时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当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上述药物联合治疗,但不推荐非甾体抗炎药与糖皮质激素的联用,因其有共同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上述药物不耐受或有禁忌时,国外也有应用白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线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目前无证据支持弱阿片类、阿片类止痛药物对痛风急性发作有效。

4. 急性发作预防治疗

降尿酸治疗期间易导致反复出现急性发作症状,可给予预防治疗。在初始降尿酸治疗的3~6个月,口服小剂量秋水仙碱0.5mg,1~2次/d。当秋水仙碱无效或存在用药禁忌时,考虑低剂量非甾体抗炎药作为预防性治疗。上述两药使用存在禁忌或疗效不佳时,也可应用小剂量泼尼松(≤10mg/d)预防发作,但应注意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编写的《风湿病诊疗规范(2021)

2. FitzGerald JD, Dalbeth N, Mikuls T, et al. 2020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Gout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20 Aug;72(8):1187]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21 Mar;73(3):458].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20;72(6):744-760. doi:10.1002/acr.24180



上海长征医院风湿科版权所有